越女争锋复赛第二场

楚云 » 2006-08-28 23:21 » 我为戏狂

花旦 A 组:

10 李燕 《蝴蝶梦·劈馆》 23 岁 吕派花旦

这个……原因大家都知道……我就不评价了……

最后得分:95.71 + 0.5 = 96.21

11 陈雯婷 《救裴》 22 岁 吕派花旦

剧中出现吐火(不是昆剧的吐火星,是川剧的那种火球),第一次现场看见这种,很新奇。感觉技巧比唱、表演要好。

最后得分:95.86 + 0.5 + 0.5 = 96.86

12 谢莉莉 《阴阳河》 27 岁 傅派花旦

这个戏看电视初赛的时候,因为一出场就是典型的浙江新越剧风格,我直接跳过了(原谅我不喜欢这种风格)。不过现场看的感觉不错,台步相当好,换肩行云流水,演员也很在情绪里。一开始的唱腔还没感觉,到中间开始觉得声音好起来了。突然发现复赛花旦组全是吕傅两派的了,伤心……

最后得分:97.29 + 0.5 = 97.79

13 蔡婕 《情探·阳告》 23 岁 吕派花旦

又是一个新编《阳告》,和昨天的版本不同。老实说,我不喜欢新编的《阳告》,包括目前上越全剧的版本……因为《阳告》原来的编剧是田汉、安娥两位先生,现在的编剧文字功力实在不能与之相比。也许是新编剧加上比赛时间的关系,感觉演员的情绪转换有点快,后半段的表演好点。

最后得分:94.71 + 0.5 = 95.21

14 盛舒扬 《情探·阳告》 22 岁 傅派花旦

可能是一来前面的吕派《阳告》大家听的不是很爽,加上舒扬又是上海自己的演员,一出场的念白就引来掌声,始料未及……掌声一直持续到结束。不过舒扬的整个表演真的很不错。这是我第一次看她这个风格的戏,很惊讶。她的唱当然不会有问题,水袖不说完美,至少也没什么可太挑剔……老实说看了两天的改良《阳告》后,看这个还是很过瘾的。

最后得分:97.57 + 0.5 + 0.5 = 98.57

小生 A 组:

15 张琳 《忆十八》 25 岁 尹派小生

小生的扮相很好,声音也不错,不过尹派的梁祝,我没听到很旗帜性的尹派唱腔。看到一半去洗手间了,听见里面掌声很多,估计后面有技巧性的表演吧。

最后得分:97.14 + 0.5 + 0.5 = 98.14

16 范晓萍 《陆文龙·归宋》 30 岁 范派小生

感觉配戏的花旦表演差了点,对手戏的情绪没出来。这个算是老演员了,范派的味道很重,但是今天听起来有点紧?对自己的耳朵不是很自信。发现又是个和花旦一样高的小生。现在的小生怎么都长不高啊……

最后得分:94.86 + 0.5 + 0.5 = 95.86

18 杨婷娜 《北地王》 28 岁 徐派小生

17 号娄周英勒头太紧吐了,所以杨婷娜提前出场。徐派的《北地王》确实是参加比赛的好戏,一出场飙的高音就引起掌声雷动。很奇怪,上次百年演唱会(上)的时候,杨婷娜的《北地王》出来,台下坐下场门后面的观众在吵架,这次又是那里在吵架……汗。一半因为杨婷娜今天总体不错、一半为了压制吵架的噪音,现场的掌声很热烈。有一句不知道是受台下影响还是气息没调整好,漏了半句,有几个字也有点虚了。但是总的来说,还是很好的。另外提一句,钱公子据说在后台把场。

最后得分:97.21 + 0.5 + 0.5 = 98.21

17 娄周英 《红梅阁·裴生夜逃》 24 岁 范派小生

戏没开始多久,发现和11号陈雯婷的《救裴》就是一个戏嘛……同样的搭档,来两遍……只是为了突出小生,这次花旦没吐火。不过感觉这个戏还是花旦的戏份重,小生除了前面一段唱,基本都是技巧性动作,看了一晚上的技巧有点麻木了。因为勒头太紧的关系,最后是打了针封闭上场的,动作上还是出现了一点小失误。

最后得分:95.71 + 0.5 + 0.5 = 96.71

19 王舒雯 《宝玉夜祭》 22 岁 范派小生

一出场,王舒雯的背影实在是像煞虹虹(当时就想可惜轻云轻云没看见),不过一开口的念白还是不如虹。我现场的感觉是念白急了点,唱不错、但是后面有点弱,撕扇子比虹有力气-_-!。总体感觉不如初赛的《一缕麻·洞房》,她的《宝玉夜祭》给我感觉只是学的很像而已,可能是时间关系,不如《一缕麻·洞房》表演上自己的东西多点。

最后得分:96.14 + 0.5 + 0.5 = 97.14

//———————-

题外话:

如果说昨天的新秀和其他行当组只能算是开胃菜的话,今天的小生花旦组,无可避免的将获得更多的注目。

虽然没象初赛一样闹起来,不过还是在剧场里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。有人对浙江选手普遍重技巧多于唱功不满,也有人对上海主场的掌声倾向不满。

尤其是花旦 A 组,谢莉莉和盛舒扬的表现都很好,又各代表了浙江和上海的两种不同风格。

去掉换剧目的分数,这两个人评委分其实相差并不大。不过,因为现场是所有评委的分数一起出现在屏幕上,来不及记,具体谁都打了什么分,只有留待电视播放了。其实这个分数并不重要,小生花旦组的比赛还没结束,而且这也只是复赛不是决赛。

再说掌声。因为是复赛了,其实浙江也有不少观众赶来看。据我观察,后面的中间有几排是浙江的观众,浙江演员表现好的时候,那里的掌声特别大,对上海演员就无动于衷。各有所爱吧,相应的上海也有一批死忠的观众,只为上海的选手鼓掌。但更多的是看到精彩就鼓掌的普通观众。只不过显得上海选手比赛的时候,掌声全场都有;浙江选手比赛的时候,掌声就比较集中。

也许因为今天浙江风格的戏太多,突显上海几个选手特别合我胃口吧,我也是为上海的选手使劲鼓掌。我是怀旧的人,越剧对我来说,就是儿时对遥远江浙故乡的一种象征。我喜欢看老戏,即使是阿拉自家美女的新戏,在我心里,始终比不过“林妹妹”。

老戏好,还是新戏好?我觉得,在我们这一代是没有资格评论的,因为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局中人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我们对这个时代有太多非理性地牵挂。时间自然会给我们最后的答案。

文学上有句话说:“自唐以后无好诗”,但是同样后来人创造了宋词、元曲……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,谁也不能说,唐诗、宋词、元曲,哪个就不好了,哪个就可以舍弃了。

如果说在文学上,我们学习各个时代的不同风格,又发展出有中国韵味的新诗、小说、散文。那么对于戏剧,作为观众,我希望看见原汁原味的回忆,同样包容跌跌撞撞地摸索。或许它们不如老戏那样每个都值得去品,正如我不爱看现代小说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、也无法阻挡时代的自然变迁对戏剧的影响。阵痛之后,我相信会有新的戏剧形式出现的。

越剧还很年轻,仅仅一百年的历史。越剧的优势,也正是没有其他大剧种那么重的历史沉淀,她还可以尝试很多……

不要忘记,那些被称之为老戏的、不少人说看厌了的,也曾经是新戏。在那个年代,也有很多不完美的新戏,只不过流传下来的,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认可。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戏,你如果拿它去和那些老戏比,就好像拿良莠不齐的现代小说去和《红楼梦》比,是不具有可比性的。也许下一个百年,会在这些新戏中,留下一批,和那些老戏一起,见证越剧的发展。

海派越剧,小心翼翼;浙派越剧,大刀阔斧。有两种不同的方向,未尝不好。

声明:本文只是为几个没到现场的朋友汇报比赛情况,除惠星时空已得允许,他人未得本人同意,请勿转载此文!

有 8 个人评论了 “越女争锋复赛第二场”

  1. 轻云 说:

    很有想法嘛:)
    我也觉得对于传承也好,改革也好,我们也许应该多一些包容,无论如何,有一些人总是切切实实在想做点什么,而不是去毁了越剧,那就好。老尹、老袁当年几百个戏,估计也是糟粕多于菁华吧。
    我现在超级想看王舒雯的戏,以前看她小蝶杯时的《宝玉夜祭》,觉得完全就是在依样画葫芦,没有感觉,现在不知道好点没有?至于撕扇子,不用太狠吧?她又不是真的和扇子有仇,我倒是觉得虹那种撕法,更有点心不在焉、失魂落魄的味道, 符合人物。(哈哈,我又要包庇了。)
    听你介绍了评委,我倒觉得评委比演员好看。

    我爱吴兆芬,我爱岳美缇,我想去看评委,55555555555555

  2. 楚云 说:

    我倒是觉得从业者要有直面观众苛评的心理素质,观众没有公平理智的义务。

    把良莠不齐的新戏去和经历了历史考验的老戏比,确实很残酷。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经历这样的残酷。

    正是这样,才能保证文化在发展的同时,也不抛弃自己的历史传承。有生命力的东西将会在残酷的现实中存活下来,集体的无意识最终会给文化选择一条正确的路。

  3. 当家花旦 说:

    上海的观众比较尖刻的,
    我本身就坐在场中观看比赛,上海戏迷有几个特点,显得另类
    当浙江的观众为浙江选手鼓掌的时候,就会有一些上海铁竿戏迷挑刺:"为什么要为她鼓掌,唱的一点都不好";  
    即使是上海一些老戏迷为浙江的选手鼓掌的时候,也有上海观众指责,"为什么要为浙江选手鼓掌?!"

    本身比赛不分区域,为什么上海戏迷如此排外?未免显得太小家气了,即便上海人本身有着大城市所特有的吝啬性格.
    个人感觉场下观众喧宾夺主.

    个人感觉,本次参赛的上海选手,占尽天时地理人和,上海选手大面积获胜也是情理之中。
    譬如,18杨婷娜 ,虽有救场之功,但未免功忒大了点吧?前几句唱腔的确OK,但之后的技巧以及唱词只能说一般.唱词忘记乃是大过,怎可以救场小功而当大功?!现场雷鸣般掌声只能说说明其占尽主唱之优势.

    而浙江军团似乎全军覆没.奚落掌声不难说明上海观众的排外.

  4. 楚云 说:

    感觉第二场没特别不公平(比起初赛、比起后面几天的比赛)。

    主场的优势不可否认。

    有很多想法,晚上再写文章说吧。

  5. 绛珠仙子 说:

    18号的表现确实不俗,首先我不是上海人,是从外地来上海看戏的。坐在我边上的估计是一帮浙江人吧,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。很明显因为她们从来不拍上海选手的掌,上海的选手唱的再好,她们都没有拍过一下。而轮到浙江选手时,我几乎可以猜到她们什么时候拍手,什么时候叫好,我只觉得好笑。不要再说上海的观众如何如何,我看浙江来的比上海的观众有过之而无不及,真不如我这既非沪也非浙的观众来的公平,只要是好的演员我都会鼓掌。应该说工作与昆曲打交道的我对戏曲应该是有点了解的,18号选手的身上招招到位,她的动作既规范又漂亮,而且每个动作都交待的非常清楚,一看就知道是正规科班毕业的,相对一些浙江选手来说,确实要远远高出很多。另外演员的气质也非常重要,18号选手既有一个小生应该有的帅气,而且又有大气。有帅气不难,但有大气却不是一般的演员所能拥有的,所以18号必是可造之材。因为她具备了一个小生演员应有的所有素质!

  6. 周烨楠 说:

    复赛第二场的分数好象都很高,看来郭茜云希望不是很大

  7. 楚云 说:

    结局早定,不过一场比赛只是一个机会,不代表一切。

  8. 大眼盼盼 说:

    浙派的越剧越来越像歌舞剧了,老实说我并不是很能接受。

    当我有机会订茅威涛在国家大剧院演的《梁祝》时,我发觉票价太贵;当我发现有我可以接受的价格时,发现已经没票了。

    当时觉得很遗憾,但是当我偶尔看到其中一折《回十八》时,我觉得没去看成也算不上十分之遗憾,呵呵,我更留恋的是范派唱腔和旧的《回十八》。

    多说一句,茅演梁山伯的感觉怎么有点儿像张珙,sigh…

说说你的想法